從“和”到“合”,力求“和合”
2018年7月5日,國家稅務總局運城市稅務局掛牌;7月20日,全市13個縣(市、區)級稅務局統一掛牌。以此為契機,運城市的稅收征管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
從并列之“和”到融合之“合”,力求稅務部門與納稅人的“和合”。新成立的稅務機構不是國稅、地稅兩部門的簡單機械相加,而是著眼“放管服”改革,繼續創新服務方式,融洽稅企關系,展示出全新的職能和擔當……
業務整合——打造“十分鐘辦稅圈”,辦稅更方便
“以前辦理稅務,要提前準備好幾份資料,從南風廣場附近的潞村街到北郊黃河大道,在鹽湖區地稅、國稅兩個辦稅廳來回奔波……”1月15日,在位于市區解放南路的鹽湖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稅窗口前,正在辦理業務的個體戶荊女士說,“現在好了,國地稅合并后,就近辦稅,10分鐘左右就可到達,進一扇門,提供一套資料,辦完全部涉稅業務,真是太方便啦!”
部門合并后,為解決群眾辦事堵點問題,市稅務局立即著手對辦稅廳的網點布局進行組合優化。2018年8月,原市地稅局直屬二分局窗口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不動產交易業務“一廳辦理”;原市國稅局車購稅窗口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納稅人不再來回奔波。原鹽湖區地稅局潞村街辦稅服務廳整體遷入鹽湖區政務服務中心,2018年9月開始正常運轉。這些服務點分別位于市區中部和南部,與市區北部的原鹽湖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形成“十分鐘辦稅圈”。
在推進實施“一門辦稅”的同時,市稅務局在鹽湖區解放北路辦稅服務廳、鹽湖區政務服務中心、鹽湖區工業園辦稅服務廳、市政務服務中心等5處辦稅場所,設置自助辦稅服務區,以“實體辦稅服務廳+自助辦稅服務廳+政務服務中心”的模式,深化拓展“城區10分鐘辦稅服務圈”,方便納稅人就近辦稅。
此外,市稅務局還增設了新辦企業“一條龍”稅務窗口,推出流動辦稅廳“小白車”,以“巡回+預約”的方式,定期上門為偏遠地區納稅人及零散商戶提供涉稅服務;結合農忙、農閑時納稅人的特殊需求,提供季節性定點式服務和預約上門服務,打通“三農”服務最后一公里。
干群融合——“萬名稅干入企駐廳”,服務零距離
“2018年9月6日,對我們山西陽煤豐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來說,是難忘的一天。這一天,我們收到了由國家稅務總局稷山縣稅務局退回的留抵稅款1.5億元。這對于前期投入巨大而陷入嚴重資金困局的我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不久前,山西省稅務局黨委書記胡軍收到的這封感謝信,來自山西陽煤豐喜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一家全資子公司。信中說,泉稷公司自2015年12月正式試車投產以來,由于企業前期固定資產投入較大,形成了留抵進項稅額1.7億元。去年8月底,得知留抵退稅工作啟動后,稷山縣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局長崔懷海和征收管理股股長馮支永第一時間上門,對企業進行政策輔導,并全程陪同辦理。他們還積極與縣政府及財政、人民銀行等部門溝通,為企業開辟退稅綠色通道,不到一周的時間,為企業辦理完結1.5億元的退稅款手續。
去年8月31日,全市稅務系統“萬名稅干入企駐廳服務”工作啟動。市稅務局領導帶隊,組成13個服務小組,深入包片督導縣局開展入企駐廳調研,并啟動了“大調研、大走訪”專題活動。市縣鄉稅務機構分別召開“問需求、查短板、幫發展”民營企業座談會,通過面對面征求意見,實現點對點精準服務。
截至目前,各縣(市、區)局對省局下發的385戶入戶企業和運城市50個“3515重大工程項目”,全部進行了分頭對接。各入企小組共收集問題463個,市縣層面已現場解決386個,限時解決56個,需省局協調解決的問題已及時上報。通過入企服務,全市企業享受留抵退稅2.6億元。除此稅種,各類企業還享受減免0.48億元。同時,市稅務局還持續釋放改革紅利,通過“銀稅互動”合作項目,全市共發放貸款743戶855筆71.83億元,發放小微企業貸款693戶796筆54.94億元。其中,純信用貸款346戶346筆1.64億元。
力求“和合”——“降負打違”齊發力,環境更優化
“個稅起征點提高后,我們單位應納稅員工由470人下降到了110人,直接減少360人,這樣的力度真的很大,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更是大大減輕了員工養家糊口的經濟負擔,個稅‘紅利’讓這個冬天不再冷。”面對入戶輔導個稅新政的稅務干部,鹽湖區某商業銀行的財務人員激動地說。
個人所得稅新政出臺后,為確保廣大納稅人第一時間知曉、享受到個稅改革“大禮包”,市稅務局累計培訓納稅人近6000人、納稅戶2000余戶,輻射達到11萬余人;積極開展入企定點輔導,完成輔導700余戶,輻射達到17萬余人,稅收政策紅利及時落地、充分釋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市稅務局以“政治站位、歸零管理、飽和執法、滿分交賬“的總體要求和“零欠稅”的底線目標加強環保稅征管,環保稅收入一度占到全國的1%,征管經驗獲得國家稅務總局關注。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郭開立作為全國唯一受邀的市級稅務局長在首屆中國環保稅征管論壇發表主題演講,“綠色稅種”在河東大地大展神威。
機構改革以來,面對增值稅發票虛開虛抵行為日益猖獗的嚴峻形勢,市稅務局事不避難、迅速發力,在全市打響了嚴厲打擊增值稅發票虛開虛抵的攻堅戰。全市稅務系統以“一號工程”的政治站位、令出如山的執行力度、風馳電掣的行動速度,查短板、找漏洞、嚴排查、狠打擊,全省第一個實現虛開虛抵嫌疑人自首“破零”,增值稅發票虛開虛抵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配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涉稅案件的稽查工作,屢創紀錄,全國第一家向國家稅務總局報告涉黑線索,稅收公正環境更加凈化。
2018年,全市稅務系統累計完成各項稅收145.66億元,同比增長21.42%,增收25.7億元;省級以下公共財政收入完成76.78億元,同比增長23.73%,增收14.72億元,增幅全省排名第一;市縣級公共財政收入完成58.02億元,占預期目標58億元的100.03%,同比增長21.9%,增收10.42億元,增幅全省排名第三,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預算收入任務,有力支持了大運城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稅務部門已實現一廳通辦先行到位、各級黨委組建到位、機構部門設置到位、人員職責確定到位,涉稅服務開展到位。從和、合到‘和合’,前景可期,任重道遠。”郭開立表示,“我們將繼續打造新時期的稅務鐵軍,為‘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