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海關:助推我市外貿發展實現“開門紅”
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外貿實現“開門紅”,進出口貨值38.75億元,同比增長32.01%。三門峽海關積極作為,探索關檢業務融合新模式,整合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撐資源,以促進貿易便利化為主要抓手,打造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助力三門峽外貿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落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實現“最多跑一次”。2018年以原檢驗檢疫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為契機,實現關檢業務一次申報,統一受理,讓企業享受改革紅利。2019年1月份通關作業輔助系統上線,關檢業務系統深度融合,實現統一受理,極大方便了企業報關業務辦理。2019年實現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注冊納入市場監管部門“多證合一”,節約了企業人力物力。
外貿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整體通關時間不斷壓縮,2018年三門峽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105.21小時,同比縮減51.92%,壓縮比排名河南省第四位。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8.78小時,同比縮減65.12%,壓縮比排名河南省第四位。支持企業順利實現新一代稅費電子支付系統的全面推廣,已實現入庫稅款100%電子支付,有效提高稅款入庫及時性,避免延壓稅款入庫。主動申請海關總署關于推進多元化稅收擔保改革創新試點工作。2018年為轄區某企業累計節省通關擔保費用100余萬元。
打造外貿平臺,強化技術支撐。助推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宣講申建政策、申建流程和要點,并積極協調鄭州海關給予支持和幫助。打造三門峽食品農產品公共檢測平臺,依托現有鄭州海關技術中心三門峽分中心資源,積極拓展檢測市場,提升檢測能力,打造三門峽及黃河金三角區域最具實力的檢測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