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最可愛的人”成為“最有用的人”
運城市退役軍人培訓基地培訓現場(資料照片)
在機構改革上報內設機構“三定方案”時,將人事、財務、黨辦等五項職能整合為一個科室,卻單設了創業就業科;
在退役軍人返鄉集中報到時,征集培訓意愿,然后按需組織參加培訓,合格后推薦到大中型企業就業;
愿意自主創業的,充分享受國家貼息貸款、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有意愿的退役軍人培訓覆蓋率100%,培訓合格后就業率100%,而且供不應求;
……
上個月月底,全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現場會在運召開,運城市的經驗做法在會上被交流和推廣。那么,如何幫助“最可愛的人”成為“最有用的人”呢?8月5日,記者走訪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退役軍人創就業培訓基地以及數位退役軍人。
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
積極助推退役軍人就業
運城市退役軍人創就業培訓基地位于市區東部新區,記者在基地等了一會兒,見到了前往萬榮宣傳培訓政策匆匆歸來的負責人李洋。每年退伍季之前,李洋都會帶人主動前往各縣(市、區)對接,宣講最新政策,做好培訓的準備工作。
“要提前做好準備,發放資料、講清政策,這樣,自主就業退役軍人集中報到時,就可在13個縣(市、區)報到處把政策宣傳到所有退役軍人,填寫培訓意向調查表,提前摸清有意愿人員的培訓需求,再結合企業用工需求,制定培訓課程,組織教師備課,不僅要確保培訓效果,更要確保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要求落到實處。”李洋說。
根據政策,軍人退役后可選擇接受一次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免實習責任保險費的“四免”職業技能培訓,而且培訓期間還可以享受生活補助。
據介紹,該基地每年都對1000名左右退役軍人進行技能培訓,確保有意愿培訓人員培訓覆蓋率100%,由于該基地實施的是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所以培訓合格后就業率可達100%。近幾年,該基地為中集集團、鄭州金龍、鄭州宇通、大運集團、北汽福田、柳州五菱等企業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經過培訓的退役軍人,因為有技術、有證書,工資福利待遇相比于普工更好一些。比如在中集集團,辦理五險一金,月工資可達一萬元;在大運集團運城分公司,管吃住、辦理五險一金,月薪也可達四五千元。再加之退役軍人一般都特別能吃苦,組織性、紀律性較強,很受企業歡迎,供不應求。
針對退役軍人的免費技能培訓項目,由國家專項資金保障,為此,作為主管部門的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從選點開始就逐個環節加強監管工作。
“手續、資質審查完畢后,我還不太放心,有一天我下鄉回來,順路直接到培訓基地察看。推門一看,里面有二百多人正在進行電腦、電焊培訓,又看了看其他設施,我心里才算放下來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常江雷說。
監管還滲透在日常培訓教學中。在每一輪培訓開班之前,培訓基地必須將開班時間、參訓人數、授課教師、專業內容、課程計劃以及學生花名冊等詳細情況向退役軍人事務局上報,獲批后方可開班。在培訓過程中,退役軍人事務局還會會同紀檢部門,不定期抽查培訓情況。
“我覺得對我們的監管還是比較嚴格的。”李洋說。
為了確保按需培訓,常江雷還經常帶領相關科室及培訓基地的負責人到企業調研,摸清企業實際需求。前段時間,他們到大運集團運城分公司調研,企業負責人提了一句他們現在的焊接生產線上大量使用機器人,希望招來的工人既會焊工又會操作機器人。調研之后,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創就業培訓基地一起研究,目前培訓基地正在積極考察,很快就將開辦新的焊接機器人專業。
據統計,今年以來,運城市已培訓退役軍人620人次,其中技能培訓500人次,創業培訓120人次。
貸款貼息、稅收優惠、創業培訓
軍營雄鷹變創業尖兵
段志平,服役16年,四級軍士長,退役回到運城后,他放棄了政府安置,選擇了自主創業。
他創業的起點,同樣是退役軍人創就業培訓基地。在幾個月的創業培訓中,他認真學習了如何選項目、如何選址、如何調配經費等創業知識。培訓結束后,他先在恒大名都小區開了一家奶吧,經營自釀鮮奶,沒多長時間,又在西郊開了第二家奶吧店。
段志平回憶創業經歷時說:“攤子鋪得太快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但主要還是質量沒有達到預期,所以剛開始那兩年其實是很艱難的。創業嘛,就是要熬,要堅持。”
在最困難的時期,幫助段志平堅持下來的,是市里落實國家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雖然培訓已經結束,但遇到新的問題,段志平還可以給培訓基地的教師打電話請教。根據相關政策,他還申請到了15萬元的自主創業貼息貸款。
能堅持下來,十幾年的軍旅經歷同樣功不可沒。
段志平說,軍旅生活給他最大的財富就是學會了堅持,就像開始跑五公里越野,怎么也跑不下來,但慢慢堅持,最后也就跑下來了。如今,段志平的店早已進入盈利階段,擁有了兩家加盟店,還有兩家正在洽談加盟事宜。
在扶持退役軍人創業上,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與星河“雙創”基地對接,在該基地設立退役軍人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將退役軍人納入創業孵化支持范圍,為退役軍人提供集創業培訓、實訓、孵化、加速、產業化發展于一體的全鏈條創業服務。
在星河“雙創”基地,可為退役軍人創業者提供新型創業孵化場所,房間精裝修,桌椅、空調、寬帶、飲水機等免費配備,會議室、復印機、路演中心、創業講堂等免費共享,創業者可拎包入駐。另外,退役軍人創業者還可享受工商、稅務、人力資源、法律、財務代理等多項創業服務,符合條件的還可享受每年每間兩萬元的政府房租補貼和基地提供的物業優惠。
除現有的“雙創”基地之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還與運城預備役炮兵團合作,共同建設“退役軍人雙創基地”。目前該項目已正式啟動,預計前期投入200萬元。
為幫助創業者解決融資難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還與4家國有銀行簽署擁軍優撫協議,各縣(市、區)也積極跟進,在創業貸款等方面為退役軍人提供優惠服務。同時,該局還積極協調配合稅務等相關職能部門,確保退役軍人創業時,在證照、稅收等方面充分享受國家優惠政策。
在政策、硬件、服務上為退役軍人創業提供支持保障的同時,運城市還在社會上大力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今年評選的15名“最美退役軍人”中,10人都是自主創業的退役軍人典型。針對這些創業典型,《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開辟專欄,運城電視臺播發專題片,進行了很好的宣傳,發揮了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
忠誠團結,執行力強,吃苦擔當
“關鄉兵哥”供不應求
民營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主陣地,實現退役軍人的充分就業,同樣離不開骨干大型企業。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以來,先后多次深入多家大型民營企業,宣傳退役軍人的優良品質和相關就業創業政策,鼓勵企業招用退役軍人。如今,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市吸納退役軍人就業的主陣地:建龍集團吸納306人,大運汽車集團吸納309人,河津市6家民營企業吸納197人……
劉偉,正團職干部,服役24年后選擇了自主擇業。目前系山西建龍集團黨辦、行政辦主任,還負責集團的安保工作。
在他眼中,退役軍人是一筆巨大的人力資源財富。“忠誠,團結,責任心強,執行力強,奉獻意識強,能吃苦,有擔當精神,這些都是退役軍人身上的特質。這些特質,對于產業工人來講,是極為珍貴的。”劉偉說,正因為從集團招用的退役軍人身上看到了這些,集團領導才明確指示要多招用退役軍人。目前建龍集團吸納的306名退役軍人中,有3人擔任一級主管,61人處于關鍵崗位,其余大部分都成為班組中的骨干。
7月26日,山西建龍集團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掛牌,作為此項工作具體負責人的劉偉,有著自己的工作思路。服務站正在建立完善退役軍人臺賬,以掌握基本情況,根據不同實際提供精準服務。“對于退役軍人來講,不僅要讓他們實現就業,更要管好、用好、服務好,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劉偉說。
作為該市的另一大型企業,大運集團運城生產基地現有正式員工4000多名,其中退役軍人309人,占總人數的比例接近10%。
大運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發現退役軍人無論在哪一個崗位,都能完美地完成工作任務。正是因為看到了退役軍人具有極強的組織紀律性和雷厲風行的執行力,可以作為企業一支重要的戰斗力量,所以集團連年加大對退役軍人的招用力度。在優先招用退役軍人的同時,集團還與運城市退役軍人創就業培訓基地建立合作關系,或由基地輸送培訓合格的退役軍人,或集團招用退役軍人后委托基地培訓,目前已累計輸送、培訓各類技術人才2000多人次。
據了解,目前該市已在吸納退役軍人較多的7家民營企業設立企業退役軍人服務站,為退役軍人提供服務、維護權益。另外,退役軍人事務局和人社部門還積極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為退役軍人和用人企業牽線搭橋。
正是因為運城市在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上月月底,全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現場會在運召開,我市的經驗在會上作了交流和推廣。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十二部門出臺的《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著力在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加大就業支持力度、積極優化創業環境、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等5個方面再加力,將退役軍人納入‘鳳還巢’計劃工作內容,進一步叫響‘關鄉兵哥’這一新的特色勞務品牌,開創運城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新局面。”常江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