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機緣《禪之不定》
禪之不定
有兩個寺廟,其中一個寺廟的僧人如果去菜場買菜,一定要經過另一個寺廟。而每當此時,這個寺廟的僧人總是要出來與之“斗法”。
一天早上,一個小和尚去菜場買菜,剛路過這個寺廟門前,就見該寺廟有個小和尚出來,攔住了去路。“你到哪里去?”小和尚問道。“腳到哪里,我到哪里!”問話的小和尚無話可說,敗下陣來。回來請教自己的師父。師父面授心機,說:“明天繼續問他,他如果還是這樣回答,那你就問:如果沒有腳,你到哪里去?他一定就回答不出了!”
第二天,小和尚就早早地等在寺廟門前,以為自己這次一定勝券在握了!一看見昨天那個買菜的小和尚提著菜籃走過來,就急不可耐地沖上前去問:“你到哪里去?”“風到哪里去,我到哪里!”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問話的小和尚再次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再次回去請教師父。
師父這次有點不高興地說:“你怎么這么笨啊?你就問他:如果沒有風,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來了!”師父進一步補充說,“如果下次他再隨便編個名目,比如,水到哪里,我到哪里。那你就問他:如果沒有水,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了!”
聽了師父這番話,小和尚高興極了!他心里想,自己明天贏定了!看你明天還能編出什么花樣!
于是第二天,小和尚又早早地等在寺廟門前,一看見那個買菜的小和尚提著菜籃走過來,就又再次急不可耐地沖上前去問:“你到哪里去?”“我到菜場去!”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問話的小和尚再一次無言以對。
智慧小語: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禪林百科:藏傳佛教的法器之(三)——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為修密宗無上瑜伽密舉行生起次第時用的法器。嘎巴拉是梵文的藏譯,意思是顱骨。嘎巴拉碗用人的頭蓋骨做成,大多是依照高僧大德生前遺囑,從其遺體上取下后制成的。他是西藏佛教中常用的法器之一。
——摘自《心靈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