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機緣《舌之因果》
舌之因果
舌乃六根之一,因舌而禍,因舌而福的事情,時尚已數不勝數。而我們是主宰舌頭的主人,舌頭照命令行事,說些我們想要說的話,而不是它要我們說的。不幸的是,對大部分人而言,舌頭變成主宰,而人們似乎無法命令它的擺動。這般缺乏控制,總會釀成大災難。
從前有位僧侶,他的徒弟是個懶蟲,老是睡到日上三竿。有一天他叫醒徒弟,并對他大叫:“你還睡,連烏龜都已經爬到池塘外邊曬太陽了!”
這時,有個人想要抓些烏龜給母親治病,他聽到僧侶的話后,就趕到池塘邊。果然,有許多烏龜正趴在太陽底下。他抓了幾只烏龜,為母親燉湯。為了感謝僧侶,他帶了些烏龜湯給他。僧侶卻對烏龜的死感到愧疚,于是發誓不再說話。
過了些日子,當這位僧侶坐在寺廟前,他看見一位盲人朝著池塘走了過去。他原本想要叫盲人不要再往前走,但他記起了他的誓言,決定保持沉默。
正當他的內心在交戰時,盲人卻已經掉到了池塘里了。這件事讓僧侶感到難過,他才明白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一味地保持沉默或喋喋不休。
犯錯是平凡的,寬恕是一種超凡。不但要學會寬恕別人,更要學會寬恕自己。
舌生于自己的口中,我們應要做到的是成為舌的主宰者,,而不是讓他去主宰自己的心靈,要說得其所,要說得智慧。這樣,便不會因禍福而受牽制。
智慧小語:我們必須使用智慧,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說話的藝術在于輕聲細語有禮貌,不可莽撞無禮。假如我們要避免爭執或批評,就必須學習在適當時機說適當的話。
禪林百科:中國佛教名塔(一)——永寧寺塔 永寧寺塔劍雨北魏熙平年間(公元516年),現已不存,遺址在今洛陽市東。據記載,塔高49丈或40余丈,即百米以上,是古代最大的佛塔。永寧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層都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垂金玲,再上為金寶瓶。寶瓶下有鐵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懸掛金玲。晚上和風吹動,十余里外都可聽見。塔的裝飾十分華麗,柱子圍以錦繡,門窗圖紅漆,門扉上有幾行金釘,并有金環鋪首。永寧寺塔建在永寧寺內中心,四周包圍廊無門殿,是早期中心塔型佛寺的代表。
——摘自《心靈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