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藥做成大買賣——夏縣桑村脫貧記
百里山巒,萬畝黃土,在運城市夏縣廟前鎮的群山上,坐落著這么一個小山村,這里天高云淡、空氣清新,這里峰巒如聚、環境優美,這里有千畝冬凌草、千畝黃芩、千畝柴胡,這里的人們以種植中草藥為主,通過自己的辛勤耕種,建設著自己美麗的村莊,這里就是桑村。
建在貧困山村的青澤中藥材專業合作社
早在十多年以前,桑村還是一個貧困的偏遠山村,交通不便,經濟落后,民均收入不高。當時的老百姓以種植小麥為主,但由于桑村地處群山之上,十年九旱,山高坡陡,缺水少肥,導致小麥收成不好,百姓們總是忙活了一年,不僅不掙錢,還總是賠錢。后來人們開始嘗試著種蘋果、山楂等農作物,卻還是因為環境因素,導致產量和質量都不達標,價格也很低。沒有好的收成,就沒有好的出路,就這樣,桑村的老百姓多年來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
2000年,從部隊轉業回來的李青澤親眼目睹了故鄉的貧困和落后,以及老百姓生活的艱苦,出生在桑村的李青澤暗暗發誓,一定要帶領著父老鄉親們走上發財致富的寶路。
考慮到當時有老百姓種植中藥材,當地的地理環境也比較適合種植中藥材,但種植中藥材的人很少很少,只有幾戶人家幾畝地,中草藥沒有統一的銷路,都是靠一些散商上門收購,價格一般都是人家收多少錢,老百姓就賣多少錢,所以老百姓還是掙不下什么錢。于是,李青澤從部隊轉業回來,經過多方考察學習,準備建立一個集中草藥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合作社。
目標一確定下來,李青澤就開始行動。2009年前后,李青澤先后抵達了甘肅、廣西、四川、安徽等省份,實地考察了大大小小數十家藥材交易市場,又結合桑村本土的地理環境、生長因素,李青澤得出三個結論:一是桑村本地海拔較高,很適宜中藥材規模化種植;二是經藥檢部門驗證和客商反映,桑村種植的地道藥材藥效強、含量高;三是經市場調查,桑村種植的十多種中草藥市場價格好,需求量大。如果在桑村成立中草藥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專業合作社,廣泛發動當地群眾加入,一定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條件。
李青澤的提議得到了桑村村委書記林吉太的大力支持,于是,在李青澤的倡導下,在桑村村委會和桑村村民的支持下,趁著2010年政府組織號召成立合作社的勢頭,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
為了鼓舞村民種藥,李青澤一下子租了200畝地
成立之初的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僅僅只有6戶群眾加入,而村里有二百多戶群眾,加入合作社的群眾不到總數的0.1%。李青澤親自帶隊,挨家挨戶搞宣傳,一心一意做工作,為村民們講解和分析種植中草藥的好處,鼓舞村民們都能夠積極加入合作社。
因為合作社剛剛成立,大家都不知道加入合作社種植中草藥,會不會給自己帶來收益,都猶豫不決,持觀望態度。李青澤見說服不動村民,干脆自己掏錢,從村民手里租土地,以600塊錢一畝的價格,一下子種了200畝地中草藥,引導村民們種植。此外,合作社還給百姓們補貼土地、化肥、樹苗、種子來鼓勵他們種植中草藥。期間,由于各種謠言,部分村民又把收到的種子、樹苗等送回合作社,經過反復的思想工作,以及積極的引導,村民們將信將疑的種了一年。一年之后,村民們見到中草藥真的能賣上好價錢,這才開始紛紛加入合作社。
為了把專業合作社持久地辦下去,辦出成效,李青澤專門制定了工作方針和章程,建立了組織機制,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設立了財務部、技術部、管理部和辦公室,專門聘請了執行監事,并要求理事會成員各司其職,真抓實干,切實把專業合作社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為了發展生產,提高效益,種植藥材的質量是關鍵,李青澤專門成立了技術指導部,聘請了5名專職種植、生產、加工的技術人員,從選育品種、引進品種、科學種植、科學管理、施用無公害肥料、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定期對合作社的種植人員進行培訓,專門進行指導,確保豐產增收。
合作社發展良好,李青澤被譽為致富星
經過八年的發展,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由最初的6戶群眾,發展到73戶,占當地居民的18%,并且覆蓋到了周邊陳莊、文家莊、廟凹、龍臥等村的幾百戶村民。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幾百畝,發展到3500畝,包括黃芩、柴胡、丹參等十多個品種。
目前專業合作社生產加工的冬凌草、黃芩、柴胡等十多種地道藥材,已銷售到安國、亳州、成都、玉林、廣州、鄭州、西安、上海等城市藥廠,年銷售量達到1350噸,當地村民的年收入普遍增加了2000—3000元左右。
如今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初具規模,收入看好,實現了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經營模式,由于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收入高、信譽好,2015年被運城市農業委員會授予“典型示范合作社”的光榮稱號。
“加入合作社以后,家里確實富裕了,之前一畝地收獲八九百,現在都到三千多了,種植技術、藥材苗、化肥都是統一發放的,藥材成熟后賣給合作社,李老板(李青澤)確實是個好人。”一位頭發花白的李姓婆婆動情地說。
“我是2010年加入合作社的,到今年已經是第八年了,剛開始家里也只是種了幾畝小麥,一年到頭總是負債累累,現在我們家已經種了200畝中草藥,合作社確確實實讓我的日子越來越好!”五十五歲的村民李新志說。
李青澤創辦的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最實質的幫助,使老百姓的收入有了大大的提升,當說起李青澤時,村里的大娘大爺都樂開了花,都說李青澤是村里的致富星。
面對發展中的困難,李青澤從容應對并志存高遠
雖然合作社的中草藥供不應求,但是資金鏈卻出現斷層,廠家把中草藥收走,流通環節的貨款需要在商品銷售以后才能結算,就導致廠家結算貨款的時候出現滯后,合作社又必須及時給百姓們結算,造成合作社資金緊張,不能繼續收購中草藥,老百姓的中草藥又不能及時銷售出去,使得合作社進一步發展遭遇了新的挑戰。
就解決辦法來說,李青澤他們想出了“以股分紅”,鼓勵村委、鎮政府和種植大戶入股合作社,以此來解決資金緊張的問題。具體是否能成為進一步長效可持續發展的手段,還需經過時間的檢驗。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李青澤還準備鼓勵周邊的村莊一起種植中草藥,使合作社能夠更大化發展。目前,已經有平陸、夏縣、三門峽等地的種植大戶來到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實地考察,并表示愿意回當地大量種植中草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青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會突破難題,走向更高的發展。
2018年9月26日,備受關注的山西·運城特色醫藥交易博覽會盛大開幕,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本屆“醫博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山西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始終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為總目標,堅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主線,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過打造特色醫療品牌,推動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有效提升城市對外開放水平。
借“醫博會”東風,經運城市人民政府批準,三晉都市報聯合國家重點新聞網站黃河新聞網充分發揮“網站+紙媒”報網融合優勢資源,通過重點新聞網站、平面媒體、新媒體平臺矩陣,全方位展示運城特色醫療產業發展成就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成果,對運城特色醫療產業和醫藥衛生事業進行專題重點宣傳報道,進一步拓寬運城特色醫療、醫藥產品的營銷渠道,提升區域品牌形象,推動運城特色醫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