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首次開展結構化森林經營技術培訓
這是我市第一次將結構化森林經營理論與技術應用于實踐工作中,也是落實《全國森林經營人才培訓計劃(2015-2020)》的具體措施。結構化森林經營是“基于林分空間結構優化的森林經營方法”的簡稱,之所以在森林經營前面冠以“結構化”,其用意在于強調結構優化,以區別傳統的森林經營。
市林業工作站副站長高治中介紹,結構化森林經營是量化和發展了德國近自然森林經營方法,以培育健康森林為目標,以空間結構優化為手段,遵從健康穩定森林結構的普遍規律,既注重個體活力,更強調林分群體健康。該方法在世界林學界處于領先水平,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操作性強的森林可持續經營方法,是實現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的重要技術手段。
此次培訓,按照最新《森林撫育規程》要求,以近自然林經營理論為基礎,詳細示范講解以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等為空間結構參數的單株擇伐作業體系。按照結構化森林經營技術要求,分別在華州區國有生態林場寺坪工區下岔和東坪工區栗子溝設置了三塊標準化示范樣地,并對其中的320株樹木進行每木調查、編號掛牌,使用無樣地調查法對天然林49個調查點位,784株樹木進行空間結構參數調查,設置8個角規繞測點測量林分蓄積量和林分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