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力促民企發展 ——稷山實施“黨建+”聯動機制助推民營企業發展紀實
“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都非常關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我們要帶領永東公司步入發展快車道、邁上新臺階。”12月5日,“山西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獲得者、位居全國同行業前三強的山西永東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劉東杰在該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向企業黨員講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黨課。
稷山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中央省市支持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會議精神和相關政策,把民營企業黨建作為新時期基層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充分發揮“黨建+”聯動機制,深入開展“強堡壘”“連心橋”“提素質”“聚合力”四大工程,以黨建引領民營企業發展,不斷激發非公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更加堅定民營企業家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決心和信心,推動稷山民營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黨建+提升”:“強堡壘工程”讓民企發展有方向
12月7日,稷山縣召開政銀企創新發展座談會,總結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經驗,進一步加強縣委、縣政府與各金融機構及民營企業間的交流溝通。隨后,該縣永東化工、晉龍養殖、昕光包裝、海通線纜等企業和部分金融機構負責人,面對面進行交流。該縣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成效顯著,截至今年10月底,該縣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33.13億元,較年初增加1.09億元。
稷山縣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推動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因地制宜抓好黨建,已實現了民營企業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截至目前,該縣民營企業、非公企業黨組織已達120個,覆蓋率達93.6%。
今年,稷山縣在民營企業、非公企業黨組織中以開展“雙強六好”黨組織創建活動和創建“龍虎品牌”為載體,全面推行“1+3、3+1”工作機制,從建強組織、建強隊伍、建強陣地入手,切實提升“兩個覆蓋”水平。抓好“1+3”,就是通過建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落實“3+1”,就是在黨員中設定政策宣傳崗、技術推廣崗、服務聯絡崗,促使每個民營企業建立黨員作用發揮機制,切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采取內部推優、組織委派、交叉任職等方式,把優秀黨員和黨務工作者選配到民營企業黨組織書記崗位上。目前,該縣已配齊配強民營企業黨組織書記101名,選派118名黨建指導員進駐民營企業,全程指導開展黨建工作。
稷山縣還統一制定非公經濟組織陣地建設標準,黨員活動室嚴格落實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六有”標準,特別是“龍虎榜”培育企業高標準建設“黨員之家”,實現了全縣非公經濟組織活動陣地提檔升級。
“黨建+服務”:“連心橋工程”讓民企發展有信心
在稷山縣翟店印刷包裝工業園區,運城銳寶制版公司負責人李武庚豎著大拇指說:“這個項目總投資1.5億元,從簽約到建成,僅僅用了兩個多月,創造了項目落地的‘稷山速度’。”
稷山縣堅持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積極主動為民營企業服務,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稷山縣專門設立政務服務中心,30家單位86個辦事服務窗口全部集中到政務大廳。其中,整合涉及民營企業的10家單位35個審批事項,簡化行政審批流程,降低民營企業辦事成本,積極構建民營經濟發展平臺,實現了服務智能化、審批一站化、監督同步化、審批公正化。
針對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該縣通過縣委書記廉廣鋒、縣長吳宣等縣級領導帶頭包聯民營企業,職能部門重點幫扶,黨員干部進民營企業服務等方式,進一步聽取民營企業家的意見,縣直職能部門、鄉鎮積極擔當作為,深入民營企業建設生產一線協調解決問題69個,有力地促進了民營企業發展。針對涉及企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項目、關鍵課題、核心技術等,由黨員帶頭進行集中攻堅,有力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
晉武煤焦公司黨支部在黨支部書記喬會武的帶領下,成立黨員技能培養小組,帶動員工攻克難關,獲得兩項國家級生產專利。晉龍集團黨員楊學勤積極與公司高層帶領研發團隊科技攻關,推動企業創新,研發的“9012”健康養殖技術,給公司帶來巨大效益。1月至10月,該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8.1億元,簽約開工項目18個,位居全市前列。
“黨建+人才”:“提素質工程”讓民企發展有動力
永東化工投資3.7億元的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聯產8萬噸炭黑18MW炭黑尾氣發電跨年續建項目已進入正常運行,投資兩億元的萘法制苯酐項目正在建設中。
為了練好民營企業內功、提高經營能力,今年以來,稷山縣舉辦人才交流會、高學歷人才招聘會,為企業招引各類優秀人才200余人。同時,認真實施“鳳還巢”計劃,吸引稷山籍在外人才帶著項目和資金返鄉創業,創辦企業42家,總投資5.3億元,帶動就業2200多人。
稷山縣依托“后稷講壇”平臺,對民營企業家進行系統培訓,邀請浙江大學管理學專家、山西省委黨校教授等,舉辦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方面專題講座。堅持每年把民營企業等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和黨建指導員進行輪訓;通過集中培訓、專題授課、自主培訓、網絡學習等方式,全面提升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截至今年11月底,該縣已舉辦培訓380余場次,培訓民營企業黨員和員工8290余人次。稷山縣創新人才服務模式,采取“人才+項目”“人才+企業”“人才+課題”“人才+協會”等形式,引進山西農業大學專家高培芳教授及其科研團隊,著力培養23名高精尖專業技術人才,承擔國家、省級科研項目13項,為民營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黨建+文化”:“聚合力工程”讓民企發展有活力
山西東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在企業黨委的引領下,設立“東方愛心扶貧基金”和“東方智慧教育基金”,累計為困難員工及子女發放23.8萬元,形成了公司上下凝聚一心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稷山縣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家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等非公企業黨組織凝聚力,引導民營企業建設先進文化,團結凝聚職工,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永東化工黨支部不斷強化黨建文化創建,提煉出了“自主創新、勤儉創業、誠信為本、共贏發展”的永東精神,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推動該公司成為全國炭黑龍頭企業三強之一。
稷山縣把黨建與民營企業文化相結合,將組織生活與民營企業文化活動相結合,不斷健全民營企業黨組織和管理層雙向互動、聯系服務等機制,定期舉辦員工聯誼、先進表彰、文體娛樂、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使非公企業黨組織真正成為職工群眾的“貼心人”。
“稷山縣深入開展黨建引領民營企業發展‘四大工程’,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題,創優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引導民營企業抓好黨建工作,有力推動了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廉廣鋒如是說。
|